心境法宝丨孩子拒绝上学,有恐怕是生病了
随着社会(Society)的发展和进步,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目前(Currently)已经受到临床工作者、心理学工作者和培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。在众多心理问题中,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现象已经成为家庭、学校乃至社会(Society)关注的问题。据一些大中城市的报道,前来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第一位问题是“不上学”,而且人数逐年增加。
什么是拒绝上学
拒绝上学被定义为:儿童、青少年由于情绪障碍,特别是焦虑、恐惧(Fear)和抑郁导致上学发生困难,并出现回避上学的一种心理疾病。
国外有研究证实男女童的发生率几乎一致,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发生,高峰在5-7岁、10-11岁及14岁,其发生率与经济(Economy)和社会(Society)地位无关。
拒绝上学的表现特征
不想上学阶段:头痛、腹痛、发热、显得无精打采、疲劳、食欲下降、上学迟到早退、缺课增多,周末只待在家里。
拒绝上学阶段:早晨起床延迟,每周不去上学时间超过一半,开始讨厌上学,与家人吵架可能违拗行为增多,甚至出现攻击暴力行为。
在家休息阶段:自得其乐待在家里,干自己喜欢的事情,少外出,身体疲劳减轻,昼夜颠倒。
试上学阶段:在家开心,提到上学显焦虑,也能够外出,开始关注同学可能学校事情,尝试去学校,但易疲劳,缺课可能迟到多见。
上学阶段:容易疲劳,因小事激动可能焦虑,仍时有缺课和迟到表现。
如何治疗?
大部分拒绝上学儿童本身潜在可能伴随躯体心理问题,导致其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帮助,专业的医生(Doctor)、家长、教师等多方面都需要参与,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早日回归学校、重返课堂。
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,可采取多种治疗方法,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。
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、行为疗法、家庭治疗等,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(Currently)治疗拒绝上学儿童最有效的方法,也逐渐成为拒绝上学的首选治疗方法。
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的运用,作为辅助用药可以缓解拒绝上学儿童的精神症状,从而改善拒绝上学儿童情况。
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
- 赞(670) 踩(46) 阅读数(4679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